最近这一个月企业服务市场热闹非凡:
4月12日,腾讯总部附近的深大地铁站过道出现了阿里钉钉的巨幅广告。
这一周之后的4月18日,企业版微信宣布上线,正式进入企业服务市场,开始与钉钉正面交锋。
再一周之后的4月26日,钉钉召开战略发布会,公布了多项产品更新以及钉钉3.0的进度,对企业微信进入这一市场的挑战作出回应。
那么这两款产品在使用中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来看我们对这两款产品完整的体验。
第一步,登陆注册:企业微信单一,钉钉更开放
从注册登录开始,企业微信目前只支持已经开通qq企业邮箱或者微信企业号的团队直接导入员工通讯录,在册的员工可以通过手机号、邮箱或者微信登录,开始使用企业微信。
相比之下,钉钉则更为开放。目前钉钉支持以个人通过手机号注册,加入之后可以在app内操作找到自己的企业或者组织。
除了注册上的差异,不需要登记企业信息作为前提,意味着钉钉不仅可以用在公司内的协同,它还可以用在各种非公司的组织内部沟通,比如学生会、居委会等等。
企业微信比钉钉晚上线了一年多,不管是为了初期纯粹“服务企业”的考虑,还是为了彻底划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企业微信在这第一步上都显得保守。
第二步,沟通和群聊:一个是“企业内关系”,一个是“工作关系”
企业微信,建群的方式与微信相同,不过由于不能添加公司外部的好友,所以所有的群组织都是限定在企业群和它的子群。
钉钉建群的入口,也在米乐m6平台主页右上角的“ ”中,但在二级菜单里它又细分为普通的“企业群”、澡堂模式下的“私密群”以及不限于企业的“群聊”功能,此外钉钉还支持添加非本企业的好友。
可以设想,没有外部好友,会给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工种带来不便,比如公关媒介这样的职业就需要频繁添加外部好友。目前,企业微信更强调企业内沟通,钉钉则更接近完整“工作关系”的建立。
第三步,协同工具:简洁 vs 丰富
企业微信的协同工具功能被放到了二级菜单中,用户需要先找到“我的工作台”,再进入公告、考勤、报销等流程工具中。
而钉钉的协同工具位于一级菜单的居中位置,里面除了企业微信已有的功能外,还有共享文件夹、日历等等等,找到“添加应用”,还可以在钉钉的工作台中加入其他官方内测阶段或是第三方的应用。而企业微信暂时没有第三方应用接入。
在这部分上,企业微信的设计相对简洁,跟微信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用户容易上手。而钉钉更加注重app在协作时的效率,一些常用工具有比较浅的入口,操作效率高,但学习成本也相应高一些。
此外,钉钉接入的第三方应用是一个亮点。企业微信1.0版本上线时,官方已经提到生态建设是企业微信下一阶段的重点。就目前来说,钉钉暂时领先。
第四步,协同工具:自定义流程
以审批功能为例,目前企业微信的审批只开放请假和报销两类;
钉钉则包含了出差、外出、物品领用、通用审批等模板,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通用模版,管理员可以自定义公司需要的审批流程。
我们可以在第三张截图中看到,“模版”之中大部分为入驻企业已经产生的ugc内容,目前尚不知晓这部分内容是否是从“自定义添加审批”处获得,但已经可以看到钉钉上初步的生态。
第五步:其他“个性”功能
企业微信的“休息一下”,可以选择“小休”或“下班”两种状态,在休息模式下不会收到消息提醒;
钉钉的“ding一下”却正好相反,能把消息以应用推送、短信甚至电话的方式向所有选定的接收人进行广播,并且能看到是否已读。
关于这部分大家评价褒贬不一。多数情况下,管理者更倾向于钉钉,而员工则倾向于企业微信。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企业微信更注重“人性化”,保护员工的“权益”;而钉钉更注重企业的权益,意即“效率”。这点下文还会继续讲到。
第六步:个人中心
企业微信,与微信中“我”的界面十分相似,简洁,没有多余的元素;
而钉钉包含了许多工作之外的社交元素,如红包、福利社、邀请等功能,以及团队等级和评分制等。
或许是受阿里一直以来想要进入社交应用市场的影响,钉钉在这一部分显得并没有企业微信那么“专注”。从ui界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相比于企业微信,钉钉更像是qq。
仔细想来,诸如“权益”、“福利”、“邀请”等词汇,其实与企业服务并没有太多关系。
仅仅从使用角度,雷锋网编辑总结是企业微信倾向于简洁和一致,钉钉倾向于提供方便(丰富)的工具和效率;企业微信刚刚完成了沟通沟通以及初步的协同功能,钉钉在这方面已经摸索地比较完善。
当然拿企业微信1.0版本和钉钉2.0版本比较是有失公平的,我们也期待2.0的微信进化到什么程度。
关于更多钉钉、企业微信设计上的对比,雷锋网编辑还采访了企业服务领域创业公司成者科技ceo周康。
成者目前的业务主要是做企业级的图书扫描,周康本人也是多年的企业级服务产品经理。他在企业微信开发时,也曾向产品团队提过不少意见。
毕竟企业微信刚刚起步,目前来看钉钉的产品相对更成熟一点。
事实上,因为企业微信和钉钉都是想要去做平台级的产品,所以产品本身的设计从商业模式上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最终拼的是两者推广用户和拉拢开发者的能力。
在谈到产品设计上的具体差异时周康表示,从整体来看企业微信显得更加保守。
从ui风格来看,钉钉相对更年轻一点,企业微信相对保守;
在群组消息方面,钉钉的群组消息随时能够显示大家的阅读状态,而企业微信则选择保守的默认不显示阅读状态,只有在希望显示阅读状态时才可以选择使用回执消息功能。
对“回执消息”这一功能上,周康认为企业微信是好意,但有可能弄巧成拙。
两者设计上的出发点很好理解,钉钉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沟通效率,企业微信是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两种方式的优劣目前暂时不好判断,但我个人更倾于向前者。毕竟工作还是要讲求沟通效率,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看到就是没看到,好给发消息的人再一次提醒对方的机会。
而企业微信的做法,说是为了照顾个人的感受,实际上会带来的后果是:看消息的人有可能会假装没看到,而发消息的人也总可能会觉得别人是在故意假装看不到,反倒容易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
钉钉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让arci法则中非常重要的“i”变得更简单、更高效一些了。
(注:arci法则中a代表accountable, r代表responsible,c代表consultant,i代表informer,是告知之意。)
作为企业协作工具,企业微信和钉钉都提供了免费电话功能,在这方面周康认为钉钉同样略胜企业微信一筹。
钉钉免费电话的方式是每个月赠送每个人300分钟(400或500),而企业微信则是注册后赠送整个公司1000分钟。从这个角度看,钉钉的投入可能更加地用心。因为这个免费电话的好处其实并不止于免费,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有效的‘企业通讯录’。平时大家很有可能会漏存某个同事的手机号,真有急事想找人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困难,恰恰钉钉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因为是以手机注册的,所以肯定绑定了手机号。
而企业微信方面却可以用企业邮箱直接导入,可以不填手机号,所以我认为这方面钉钉做得也相对更好一些。尤其是钉钉还将‘联系人’里的企业通讯录做了置顶,能够少点好几步,便于查找。
而钉钉也并非没有问题,周康认为主要是在学习成本和教育用户的思路上存在问题。
比如‘钉钉’这个名字本身就很奇葩,完全不知道是啥。
此外,里面的“钉一下”功能名字起得也很是无厘头,新用户完全不知道是干啥用的,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还有‘澡堂模式’这个功能也是个奇葩,如果没有下面那一段解释完全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也不知道是钉钉的产品经理过于自信的认为可以教育好自己的用户,还是就是这么特立独行。
对于企业服务应用开发上的难点,周康认为主要是在企业的形式太过复杂。
毕竟这两款产品都还在摸索阶段,能够把2b改成这种样子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企业里面的逻辑和层级实在是太复杂,每个公司管理和需求不一样,想要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很难。
而对于两者谁能够最终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周康表示:
目前对这两个产品的感觉比较矛盾。理论上微信的团队应该是更加擅长做app的,但是因为是2b再加上起步较晚,所以钉钉方面也有优势。
钉钉目前总体来说确实做得不错,能够把2b的产品简单化到这种程度已属不易,但是目前针对不同行业的功能模板还不够充分,希望未来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提示行业分类和选择。
企业微信方面,毕竟腾讯的产品能力总是让人信服的,但是2b和2c的思维和产品方式完全不一样,到底是让企业微信定位在让工作更像生活,还是让工作就是工作?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我还是很期待它再发展一段(丰富功能)后会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