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ai金融评论消息,7月5日,据央行米乐官网app官网公布,第六批支付牌照已经通过央行审核完毕,25家支付机构牌照续展结果出炉,其中,4家支付机构不予续展,21家支付机构顺利通过续展,支付牌照有效期增至2023年7月5日。
雷锋网了解到,此次续展失败的支付公司分别是:北京中汇金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国华汇银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长润支付商务有限公司、永超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四家不予续展机构中,其中三家的原因说明为“不符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制度规定”。一家为“未提交续展申请”,具体机构为安徽长润支付商务有限公司。
此外,事实上,支付牌照有效期限为2013年7月6日至2018年7月5日的支付机构共有26家,其中易通支付有限公司在第二批续展中被山东鲁商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合并。
近年来,支付行业进入加速洗牌期。据雷锋网了解,央行从2011年首次签发第三方支付牌照起,至今共计发出了271张支付牌照。2015年8月24日,浙江易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许可证被注销,成为被注销的第一张支付牌照。加上本次新被注销的4张,截至目前已有32张支付牌照被注销,共33家支付机构退出了市场,目前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合法支付机构最新总数为238家。
牌照缩减的背后,支付行业也罚单不断。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18上半年有33家支付机构共收到38张行政处罚,累计罚款金额超过4500万元。处罚的原因主要包括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违反客户备付金相关规定、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其中,违反银行卡收单相关管理规定和违反客户备付金相关管理规定这两种处罚原因占比较高。
此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称,"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明显,部分机构经营理念有待纠正,内部管理不规范、违法经营问题突出、扰乱市场秩序。"并指出,央行对于不事经营、严重违规以及存在其他问题的支付机构,通过业务调整、业务合并、不予续展等方式,令其退出支付服务市场。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监管的高压态势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第三方支付市场将继续调整。支付行业发展本身符合规模经济的规律,一个成熟的支付市场并不需要几百张支付牌照。且支付是金融最基本的功能,大部分机构实际上是通过支付这个接口来获得相应的金融数据和客户流量,由此间接获得利润,支付业务本身盈利性不高。
未来支付市场的竞争将更为充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一定会出现进一步的调整和洗牌,一些小的支付机构会被市场所淘汰,行业的集中度将更高。
附第六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名单: